如果想要尋找一種生命,,能見證千百年風霜和一座城市的變遷,,那古樹就是非常合適的。近段時間,,衡山縣委縣政府,、當地林業(yè)部門和村民正在想方設法,讓衡山縣長江鎮(zhèn)新源村一棵樹齡190余年的古樟樹重煥新生。
長江鎮(zhèn)古樟樹搶救復壯施工現場
“我們對這棵樹的感情很深,!”
“我搬過來50多年了,,看著看著這棵樹就長大了?!?/p>
“我們小時候,,這棵樹枝繁葉茂,很漂亮,,在樹下乘涼很舒服,!”
這棵古樟樹,位于新源村的河堤邊,。它姿態(tài)優(yōu)美,、枝繁葉茂,宛如一把巨大的綠色傘蓋,,在風雨中屹立了190多個年頭,,是當地歷史發(fā)展變遷最鮮活的見證。對于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老百姓而言,,古樟樹的身影早已成為他們心中的精神象征,。
“生病”的古樟樹
然而,近幾年,,村民們發(fā)現,,陪伴他們多年的古樟樹“病了”,漸漸失去了生機,,枝條干枯,、樹葉發(fā)黃,還有縮冠的跡象,,仿佛隨時可能走向生命的終點,。這讓村民們揪心不已,連忙將情況反映給村支“兩委”,,尋求幫助,。
原來,由于新源村緊鄰湘江河畔,,為了防汛抗洪需要,,附近修建了防洪堤,加之路面水泥硬化,,古樟樹的生存環(huán)境受到了影響,。
為此,衡山縣召開了專門的現場辦公會,,商討治療之法,。同時,,迅速組織專家展開現場會診,經過診斷發(fā)現,,這棵古樟樹已經處于瀕危狀,,情況不容樂觀。
為留住這矗立190余年的自然瑰寶,,專家為古樟樹“開方施救”,,經過多輪研討,制定了詳盡的搶救復壯保護實施方案,,從根到枝全面展開搶救行動,。
工作人員正在修剪古樟樹的干枯枝條
3月27日,搶救行動正式開始,。附近的村民們心中牽掛著古樟樹的情況,,早早地便來到了施工現場。
“我們早就聽說要對這棵樹進行修復,,所以今天特意趕到這里來看,,希望能夠這棵樹能夠煥發(fā)新生,恢復原來的模樣,,變得枝繁葉茂?!贝迕駝⒎紪|關注著古樟樹的修復情況,。
只見工作人員通過高空作業(yè)車開展作業(yè),仔細觀察古樟樹的每一處細節(jié),,將枯枝全部鋸掉,,保留鮮活枝條,并進行了全面消毒,,確保古樟樹的“傷口”消炎到位,。
專家告訴記者,完成回縮修剪的工作后,,還將在古樟樹樹冠投影范圍內的水泥硬化路面上打透氣孔,,同時在樹木主干和根系鋪設透氣管,構建透水透氣層,,做好營養(yǎng)輸液復壯等工作,。
“我們既要保證通行和抗洪方面的需求,又要保證這個樹能夠慢慢恢復到原來的樣子,?!?中南林業(yè)科技大學古樹名木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吳磊告訴記者:“目前做的這些搶救措施,預計一個星期可以完成,,但是后續(xù)還需要養(yǎng)護,,有可能要三到五年,,才會慢慢可以看到它比較優(yōu)美的姿態(tài)?!?/p>
換個角度看,,古樟樹是幸運的,但這樣的幸運兒又不止它一個,。記者從衡山縣林業(yè)局獲悉,,近年來,衡山縣圍繞“綠色,、發(fā)展,、共享”的理念,以“保護古樹名木,,留住歷史記憶”為重點開展常態(tài)化的古樹保護,,對古樹進行搶救復壯,加強古樹的病蟲害防治工作,,共搶救復壯古樹名木20余株,,為全縣古松樹進行生物防治30多株,建設古樹公園一處,。
“這次修復行動,,不僅是解決當地群眾的需求,同時也是對古樹名木保護進行宣傳,,我們在此也呼吁全社會都參與到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中來,。”衡山縣林業(yè)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唐志美說道,。
樹常青,,山水才有韻,鄉(xiāng)情才有根,。期待這棵古樟樹在各方的全力救治和精心呵護下重換新生,,再次枝繁葉茂。(廖晶 文雅婷)